close

今年三月,在我的慫恿下,女皇刷了一台T3小黃瓜,

打算在小惡魔二號滿周歲學會走路後,可以同時出動小白俠與小黃瓜,兩人各載一隻小惡魔。

 

等到小惡魔周歲後,起初是在全家帶出門到家裡附近的高鐵站晃一晃,

但日子一久,高鐵站逛膩了,就準備跑遠一點的。

 

然而,跑遠一點,意味著車子得更新了。

因為家裡的兩台車都是1.5的小車,任一台車只塞一台小折與一個兒童座椅還是可以負荷,

但是如果得攜帶兩台單車外加兩個兒童座椅,那空間鐵定不足。

這樣的解法只剩下兩個,一是換休旅車,二是加裝攜車架。

前者的解法最有效,但是口袋得較深,最後還是在經濟考量下被否決了。

事情發展到此,只剩下加裝攜車架一途了。

 

跑了家裡附近的早點名露營俱樂部,經過詢問,店家推薦適用於一般轎車與休旅車的Fiamma的carry bike,

只可惜我最想裝的都樂(THULE)沒有適合小轎車的型式,只能接受店家的建議。

確認可以刷國旅卡後,就請女皇請半天假,刷卡開箱了。

先來一張掛載的後背圖。

200910043130

 

同一張圖來說明整個攜車架跟轎車接觸點。

下圖中的紅色圓形點,左右各有三個,表示攜車架的勾子與後行李箱的接觸點,

至於紅色小矩型的部分,左右各兩個,是攜車架重心落在後行李箱的四個點。

200910043130 copy

 

從上方旁邊,可以看到兩個鉤子鉤住後行李箱與後擋風玻璃間的縫隙,在裝攜車架時時這兩段伸緊帶可直接扣緊。

黑色橡皮處則是攜車架重心落在後行李箱上方的兩個點。

200910043138

 

再看看後行李箱立面的部分。

整個攜車架設計成緊緊夾住後行李箱上蓋,所以下方的黑色橡皮部分,應該緊貼著行李箱立面,

如果貼著後保險桿上方,那表示攜裝有問題。

200910043137

 

其他兩個勾子鉤住後行李蓋的地方。

200910043135

 

整個攜車架最主要有兩個關節,第一個是較上方的懸鈕,可以調整攜車架與行李箱蓋的角度。

(如果用在休旅車則是調整攜車架與後擋風玻璃的角度,請看後面的說明書照片。)

另一個較下方的懸鈕則調整放單車的平台斜度。

200910043139    

 

照片中的黑色橡膠部分,則是固定第一台上架的車子。(固定在單車上管處)

200910043133

 

這個功能跟上圖功能一項,只是用來固定第二台上架單車的上管。

200910043132 

 

兩台單車上架後的情況。注意車牌沒被擋住,可以安全合法使用。

200910043134 

 

使用中,車體往後延伸不到50cm,應該還在國內規範內。

 200910043136  

 

最後附上原廠簡單到不行的使用說明書。

200910043128

 

以下是該注意的部分,

攜車架載重50kg,行車速限最高110km/hr。

2009100431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rion 的頭像
    Orion

    Orion's blog

    Or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