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西北區的一瞥, 拱型磚造橋墩看起來年代久遠, 上面有市內電車, 旁邊較新的水泥橋上是新蓋的電車橋

201005184813

羅馬市區的Metro, 幾乎都是在地下兩三層, 年代很久遠, 看起來很像廢墟.

Termini是羅馬Metro 三條線(藍紅綠)的交會站, 月台上一遍漆黑.

201005184832

廢話少說, 要到羅馬競技場(Colosseo), 就要搭Metro藍線在Colosseo站下車, 出站後馬上會被眼前的景像給震攝住.

沒錯, 就是這個高大的廢墟………

(旁邊那台吊車的用途, 後面會稍微提到……)

201005184833 - 複製

 

從外面另一個角度看過去, 這裡的觀光客實在多到爆.

DSC_0424

要進入競技場內部參觀, 首先必須排隊等上約半個小時, 一個人的入場費用是€12.

一進入收費場內, 必須先爬樓梯上第三層,

競技場每一層由80個拱型門組成,

主管單位會將不必要的拱型門用鐵柵欄封住, 這樣遊客只能依照主管單位的參觀路線依序前進.

在最高的第三層, 會先看到一些競技鬥士的服裝

Gallus大多是羅馬帝國從高盧(Gallus)擄獲的戰俘, 所以大多以高盧的外型上場格鬥.

武器是長劍或矛.

中間的Thraex也是gladiator之一, 頭盔肩甲是標準配備, 腰間配帶短劍, 但手上卻拿著大盾牌(parmula).

這盾牌也可以拿來攻擊, 彌補短劍攻擊距離的不足.

 

DSC_0427 DSC_0428

Thraex在上面已經介紹過了, 不過這裡的Thraex在服裝上有點不一樣, 上身赤膊, 右臂戴著一個棉質護套.

武器還是短劍大盾牌.

DSC_0430

Murmillo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像某種魚的頭盔, 武器是長劍

DSC_0431

Provocator的意思是挑戰者(challenger), 在場上專門挑戰另一個Provocator.

武器就是sword(gladius)

DSC_0433 DSC_0434

 

進入競技場場內, 空間並不會太大, 有一股廢墟的強烈感……

競技的樓板平面已經塌陷, 可以看出當時羅馬帝國已經有建照地下室或下水道的技術了.

仔細一看, 才會發現競技場不是圓形的, 而是橢圓形(長軸187m, 短軸155m)

DSC_0438

 

由下面的遊客比例, 可以推算出競技場可以格鬥的面積其實不像電影中的那樣大,

而且看不出來整個場地可以容納五萬人……

DSC_0441

目前似乎要把已經塌陷的競技樓板修復.

DSC_0452

往另一個角度望去, 可以看到第三層參觀的人潮滿滿的, 還有右上角突兀的吊車

DSC_0458

 

原來這台吊車是要重建競技場, 看到上面那些顏色較白的石塊, 可以推測出那些一定是後來重建留下的痕跡.

(靴子國當然要把這個引以為傲的古蹟給修復, 這樣可以賺更多的外地觀光客的$$$$$)

DSC_0467

 

場內第一層有一個不搭嘎的十字架, 原來是在18世紀教廷以早期有基督徒在此殉難而宣布此為聖地,

前教宗若望保羅二世每年都會在此舉行紀念儀式紀念這些基督教殉難者, 但是卻沒有確切的歷史證據證明此是.

DSC_0459

 

從一些風化痕跡的不同, 可以推測經歷過不少時期的重建.

DSC_0471 DSC_0472

 

第三層可以看到鏡技場外面的君士坦丁凱旋門,

紀念君士坦丁一世於312年10月28日的米里維橋戰役(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中大獲全勝而建立的。

是羅馬現存的凱旋門中最新的一座。

DSC_0450

 

往場外另一個角度望去, 可以看到parco ninfeo di nerone, 但查不出它的來歷.

DSC_0448

 

主體是那隻鴿子, 不小心對到那青春的肉體…….

義大利青春的肉體…..都是有一定的噸位, 可以看出日後變成obs後就像電影裡那些大嬸般…..

DSC_0474

來到第一層, 視野差多了,

DSC_0475

DSC_04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